fbpx

沈盈/歐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/?尼泊爾八月

一週的教學體驗,志工們的來來去去,對於孩子們這麼小就不斷學習離別是好是壞,沒有定論;倒是難以言喻眼前這些師生的貼心和善良,是天生使然,是民族性或教育,還是重生的力量?心想:或許他們比我們更靠近天國一些!好奇他們經歷苦難後生成的堅強與智慧,如何仍舊維持真稚之情?當喊痛失效時,是否自然演變為勇敢?我想,老練不代表防衛或虛假,而是更懂得相互扶持、體諒與寬大,確實把主權交還給人生劇本的執筆者,由祂去除生命雜質,定睛十架,引導一生。

很難不把這裡的經驗與過往的部落短宣做比較,相同的是當地人的純真、熱情,以及看似缺乏的富足,差別的是在部落中我們仍能受到科技的干擾,在這裡則可以享受真正的寧靜,專心感受天父透過大自然與身邊人事物對我們的心說話。人們常不自覺將自我價值框架套用在他人身上,以為這些偏遠山區的居民需要同情或援助,誤認惟有迅捷的交通、精緻的飲食、多元的教育、時尚的消費…等才是頂級享受,殊不知都會百姓的視野可能更狹隘,只看得見3C產品、文憑履歷或玻璃櫥窗;當我們望著幼幼班孩子手拿石塊在沙堆中玩得不亦樂乎時,也才明白山上的朋友真正懂得品味生活、真實傳授教育精神。「耶穌喜愛一切小孩,世上所有的小孩…」,隨著年紀增長,越能體悟神是公平的,缺乏或富足沒有絕對標準,許多問題不需要有答案,「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」。

(摘錄)